1.陸羽早在《茶經》中表明,茶葉“上者生爛石”,高山之上的土壤正是巖石風化形成,是形成上等茶葉品質的物質基礎之一。2.高山海拔較高,氣溫較低,茶葉的生長光合作用既充分,又不會長得過快,反而有利于累積各種有益成分,使茶葉具有芽葉柔軟,葉肉厚實,果膠質含量高等的優點。3.高山云霧繚繞、植被豐富,茶葉可以保持濕潤鮮嫩,導致茶樹芽葉中所含“兒茶素類”等苦澀成分降低,進而提高了“茶胺酸”及“可溶氮”等對甘味有貢獻的成分,并且吸收大自然的多種香氣,形成獨特的品質。
品質特征上,高山茶芽葉更肥壯,節間略偏長,顏色深綠鮮潤,茸毛多,外形條索厚重,色綠有光澤。由高山原料經加工而成的茶葉,條索緊結、肥碩,白毫顯露,香氣馥郁,滋味濃厚,耐沖泡。①是因為高山氣候冷涼,早晚云霧籠罩,平均日照短,導致茶樹芽葉中所含“兒茶素類”等苦澀成分降低,進而提高了“茶胺酸”及“可溶氮”等對甘 味有貢獻的成分。②是由于日夜溫差大及長年午后云霧遮蔽的緣故,使得茶樹的生長趨于緩慢,讓茶葉具有芽葉柔軟,葉肉厚實,果膠質含量高等等的優點。
我國主要高山名茶大約分布在海拔400-1000米高度,生長在山區和晝夜溫差大的茶區,往往茶葉的品質較好。海拔高度對茶葉品質的影響,主要是氣溫的影響,氣溫是隨著海拔高度而變化的。一般情況下,海拔每升高100米,年平均氣溫會降低0.5攝氏度,晝夜溫差隨海拔升高而增加。事實上,不同海拔高度所產出的鮮葉品質有很大的不同。研究表明,茶葉中的多酚類和兒茶素含量隨海拔升高而減少,而氨基酸(如茶氨酸)則隨著海拔的升高而增加。
從高山茶與平地茶相比,兩者的品質特征有如下區別::高山茶芽葉肥壯柔軟,節間長,顏色嫩綠黃,鮮葉微顯花香。經加工而成的茶葉,香氣馥郁,滋味濃厚、甘甜,回味持久,耐沖泡。平地茶芽葉較小,葉底硬薄,葉張平展,葉色青綠欠光潤。經加工而成的茶葉香氣不足,滋味淡薄,甘甜回味一般,不耐沖泡。而給有機體的生化變化帶來深刻的影響,特別是含氮化合物增加,對改善茶品質十分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