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無論如何,高山茶與平地茶兩者,在品質特征上還是具有差別的,這一點對于經常飲茶的茶人來說不難分辨。高山茶新梢肥壯,色澤翠綠,茸毛多,鮮嫩度好,節間長。由高山鮮葉原料加工制成的茶葉,外形上通常都條索肥碩、緊結,白毫顯露,而且具有一種特殊的花香,而且香氣高遠,滋味濃厚,十分耐泡;而與之相對的平地茶,往往條索細瘦,身骨較輕,新梢短小,葉底硬薄,葉張平展,葉色黃綠少光。
茶園微域氣候,隨海拔不同而改變。在高海拔地區陰霧時,大霧繚繞,濕度大,對茶樹物質代謝的影響起到了特殊的作用,有利于含氮物質的生物生成。同時,茶樹受到較多較強的漫射光作用,光合強度增大,茶蓬基部長期陰濕,也有利于含氮化合物合成和積累。而氮代謝較好的茶樹,其氨基酸含量也會明顯更高。另外,在高海拔的茶園中,一般氣候溫和,雨量充沛,云霧較多,濕度較大,晝夜溫差較大。茶樹在這些生態條件下有利于含氮化合物和某些芳香物質的合成和積累,蛋白質、氨基酸含量較高,其澀味較重的多酚類物質含量較低。
品質特征上,高山茶芽葉更肥壯,節間略偏長,顏色深綠鮮潤,茸毛多,外形條索厚重,色綠有光澤。由高山原料經加工而成的茶葉,條索緊結、肥碩,白毫顯露,香氣馥郁,滋味濃厚,耐沖泡。①是因為高山氣候冷涼,早晚云霧籠罩,平均日照短,導致茶樹芽葉中所含“兒茶素類”等苦澀成分降低,進而提高了“茶胺酸”及“可溶氮”等對甘 味有貢獻的成分。②是由于日夜溫差大及長年午后云霧遮蔽的緣故,使得茶樹的生長趨于緩慢,讓茶葉具有芽葉柔軟,葉肉厚實,果膠質含量高等等的優點。
在一定海拔高度的山區,雨量充沛,云霧多,長波光受云霧阻擋在云層被反射,以藍紫光為主的短波光穿透力強,這也是高山茶氨基酸、葉綠素和含氮芳香物質多,茶多酚含量相對較低澀味主要原因。高山區除了形成自己的小氣候外,高山茶園由于保持了較好的生態平衡,茶樹憑借自身的抵御能力,少有病蟲害的干擾,很多茶園從不噴施農藥,茶葉中農藥殘留量極低;山區茶園肥源豐富,很少施用化肥,保持了茶園土壤良好的理化性狀和優良的茶葉品質人跡罕至,空氣質量良好,幾乎沒有污染。
高山地區晝夜溫差大。白天氣溫高,日照充足,茶樹的光合能力強,合成物質多;夜晚氣溫較低,茶葉背面呼吸氣孔關閉,茶樹的呼吸作用隨之放緩。由于呼吸消耗減少,茶樹的營養物質得以更多的積累和貯存,而使得高山茶內含物質更加豐富。高山地區云霧多。太陽光質與茶葉品質的有著密切的關系,紅光利于茶多酚形成,而藍紫光則促進氨基酸、蛋白質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