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茶與平地茶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其實任何事物都具有一定的限度。俗語中的高山出好茶,是相對于平地而盲的,但并非是山越高茶越好。經過調查表明,那些主要的高山名茶產地大都集中在海拔200-600米之間。通常情況下,海拔超過800米以上的高山,由于氣溫偏低,茶樹的自然生長往往受阻,并且容易受到白星病的危害,用這種茶樹新梢所制作出來的茶葉,品嘗起來往往感到澀口,味感較差。
高海拔茶香氣更好:海拔高度對茶葉香氣成分與組成影響也很顯著,山區低溫,茶梢生長緩慢是形成高山茶香的主要原因。由于茶葉生長緩慢,有利于維持新梢組織中高濃度的可溶性含氮化合物,適宜氨基酸和香氣物質的形成。多云霧和高濕度,不僅能抑制纖維素的合成,保持芽葉柔嫩,而且使照射茶園的太陽散射光和藍紫光增多,增強了漫射效應,有利于芳香物質的形成。較大的晝夜溫差又有利于光合產物的積累,使蛋白質、氨基酸和維生素的含量增加。
但是無論如何,高山茶與平地茶兩者,在品質特征上還是具有差別的,這一點對于經常飲茶的茶人來說不難分辨。高山茶新梢肥壯,色澤翠綠,茸毛多,鮮嫩度好,節間長。由高山鮮葉原料加工制成的茶葉,外形上通常都條索肥碩、緊結,白毫顯露,而且具有一種特殊的花香,而且香氣高遠,滋味濃厚,十分耐泡;而與之相對的平地茶,往往條索細瘦,身骨較輕,新梢短小,葉底硬薄,葉張平展,葉色黃綠少光。
1.防止病害工作能力不一樣 高山茶葉產地白天黑夜溫度差大,不好病害繁育生長發育,尤其是冬季霜降天長,害蟲不容易生存,真真正正的天然、無化肥。而低山茶花區的白天黑夜溫度差小,空氣相對濕度非常容易滋長蟲害,化肥及藥品預防是難以避免的。2.土壤層不一樣 從古至今"高山有土,平地上有好田"。高山爛石砂壤黑土地多且ph酸堿度適合,有機質含量高,低丘陵地形黃土層占多數,有機質含量少。 "要想有生產量,務必施有機肥",這一也是茶人各個了解的經濟效益規律。而產于高山茶葉產地的茶,純人力采收、無農害、是導致高山茶生產量比較有限,質量上品。